分卷阅读338

    传播长城文化更应该严谨才对。

    这些可以的改编,似乎是在凸显士兵的孤独与情谊。

    孔修明撇了一眼旁边的卡尔,卡尔刚才已经看过这一段内容,他的脸上依旧流出兴奋的表情。

    看来《剑》的确很吸引卡尔,。

    画面中的士兵,当然就是由谢北杨和奚芊芊所扮演的两个士兵。

    都不用孔修明介绍,卡尔便很激动的用不怎么标准的华语嚷嚷着:

    “北杨谢!芊芊奚!”

    这华语听得孔修明头疼,教外国人学习华语怎么就这么困难呢?

    他们两人每一次交接工作都会进行一场比试,这似乎也成为了他们在这匮乏之地,唯一的娱乐。

    奚芊芊对谢北杨说:“这一次一定不会输给你。”

    谢北杨并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默默直接拔出了自己的佩剑。

    没有抢攻,二人各自准备好,一脸凝重的望着对方。

    这一瞬间,孔修明有一种看到骑士、牛仔、武士决斗的感觉。

    或许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武力文化,但是决斗精神在各个国家都是通用的。

    卡尔更是在直接说道:“duel!”

    “比武”、“dual”,东西方的文化,在这一刻具有了共同性了。

    似乎因为有自己熟知的内容,卡尔更加兴奋了。

    看得出来,谢北杨和奚芊芊两个人对彼此实在太熟悉了,在比武过程之中,完全能够提前预料到对方会出什么样的招式。

    双方一时之间僵持不下,不断出招与拆招。

    他们两人的不是飘逸莫测的剑法,而是实打实的武器碰撞,似乎真的是战场上相互厮杀的两个士兵。

    这样针尖对麦芒的的战斗实在太激烈了,长剑碰撞绽放而出的火星、军靴在长城上扬起的泥土、两人不动声色的对抗……

    两人身上都穿着铠甲,看得出来这绝对经过精心设计,野性与艺术兼具。

    不过,普通的士兵,怎么可能会穿如此精致的铠甲,这又是一处脱离现实与历史的设计。

    最后还是谢北杨略胜一筹,一剑抵在奚芊芊的胸口,在护心镜上留下一个浅浅的小坑。

    而且周围还有几个深浅不一的小坑,诉说着谢北杨每一次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获胜。

    谢北杨直接收剑转身,奚芊芊也多说什么,走向烽火台,接下来一段时间该她守望烽火台。

    一个人在这儿,天为被地为床,独守山河。

    “谢北杨太帅了!”卡尔有些激动地说道。

    谁不喜欢强者呢?谁不喜欢外貌好看的人呢?而谢北杨所饰演的士兵,兼具这些特点,自然瞬间捕获了卡尔的喜欢。

    想了想,卡尔又立刻补了一句:“奚芊芊也很美丽,不同于一般女子的美丽。”

    秦砚对于两个角色的外形塑造绝对是成功的。要知道灯塔国人对于华人一向有自己的审美,让华人自己难以接受。

    刚才孔修明还担心卡尔会不会喜欢谢北杨、奚芊芊的造型,现在看来是瞎担心了。

    但这并不代表孔修明就放松了,他心中的疑惑感越发厚重。

    刚才的打戏画面很好看,哪怕孔修明不懂这个长镜头的技术难度有多高,依然给孔修明留下了足够深刻的记忆。

    但这和孔修明心中对于华国传统冷兵器的认知完全不同,几乎颠覆了武侠电影的审美。

    其实华国人如果说到“长剑”,脑海中的形象还是细长的单手剑,便于携带,可以饰以剑穗,在古代是很多迁客骚人的随身物。

    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后期,武侠文化的流行,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武侠片对“剑”产生了好感。

    绝大部分的佩剑都是狭长、笔直,甚至有的时候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韧性,影视剧中经常出现弯曲长剑、指弹剑刃的桥段。

    但事实上稍微了解华国古代兵器史的人都知道,这种长得好看的细剑在战场上并不适用。

    因为修长的长剑更适合刺、挑等动作,而战场上更常使用与劈、砍等动作相适应的刀。

    现代的武侠影视并没有刻意去纠正过这一错误观念,原因也很简单,从美观角度,观众就是更喜欢“长剑”

    谁不希望会拥有武功?谁不希望自己更加的飘逸俊朗呢?

    问题就出在这儿。

    秦砚他所拍摄的这个宣传片两个士兵所使用的宽刃剑,更加的贴近于现实中士兵的武器。

    外形更似春秋时期的宽刃剑,而目前国人更熟悉的龙泉剑制。

    刚才给谢北杨的佩剑一个慢镜头的特写,剑刃锋利、通体暗纹,可偏偏宽刃剑时期,可没有这么好的制造工艺。

    这把长剑既不符合历史,又不符合武侠小说,完全是不伦不类的存在。

    孔修明知道长剑、盔甲确很好看,也承认刚才的武打镜头很好看。

    可这些东西真的能够得到国内观众的认可吗?完全不符合国内目前对于侠客的普遍审美啊。

    孔修明也说不清楚,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,他自己偷偷撇过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卡尔。

    他发现卡尔依然十分兴奋,他的全神贯注于画面之上,根本就没
【1】【2】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